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莫道桑榆晚 为霞正满天
——记沅陵县凉水井人民法庭审判员宋云全同志
作者:贺 维 卢应伟  发布时间:2010-06-09 15:35:57 打印 字号: | |
宋云全同志
  将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把百姓的疾苦记在心中,公正司法、无私奉献,这是沅陵县法院凉水井法庭审判员宋云全同志的人生信条和追求。18年来,他象一头老黄牛,在人民法庭这个基层岗位上默默地耕耘和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地诠释和实践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信念和宗旨。

  堂堂正正办案

  面对新时期案件数量的不断增加和新类型案件的不断出现,宋云全同志以不变应万变,直面各种社会矛盾和压力。说他不变,就是他那种刚直不阿、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万变就是各种矛盾和压力。“绝不能让一个不公正的污点留在我的法官生涯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0年7月的一件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更让人看到了他那无私无畏的品格,宋云全同志依法冻结了向某工程款,向某情急之下,要一有“来头”的上司打电话过问此案,电话解释无效后,他发了脾气:“我不管你权力有多大,都没有法律大”,后依法判决被告偿付原告的餐宿款9000余元。当原告来领取标的款时,拿出400元表示感谢,遭到他的婉言谢绝。也正是凭借这种刚直不阿的法官形象,法庭很快在当地打开了工作局面。

  真真切切感人

  宋云全同志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注意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注重用真情感动当事人。通过一件件的案子,在他与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又一座的连心桥。

  2001年11月,年迈70的李某由于儿子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连续数天饥寒交迫,见到此情此景的宋云全同志下决心要为老人讨回公道,案件在他手中很快有了调解结果,但调解书生效后,其子一直拒不履行,在多次劝解无效后,依法将其拘留,在当地起到良好社会影响。就是在这样的敬业精神下,法庭成了老百姓心目中名副其实的伸张正义的工具。李某某被拘留后,宋云全同志仍然不厌其烦地对他做思想工作,李某某在拘留所表示愿意履行赡养义务。2002年8月,李某某的儿子李中某与当地医院发生纠纷,在协商未果后向法庭起诉,此案又在他的手中得到妥善解决,李中某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保护。事后李某某动情地说:“这两件事的处理不仅使我改变了对宋法官的看法,也使我改变了对法庭和法律的看法。”宋云全同志正是通过这样诚恳细致的工作,一步步地架通了同当事人心与心的桥梁,让自己的工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法庭的工作打开了崭新的局面。

  宋云全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永远将公平和正义摆在首位,将人民赋予的审判权作为扶弱惩强的工具,用公平和正义的铁伞为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蓝天。

  老老实实做官

  按理说,宋云全同志在家里也应是一个称职的儿子、丈夫和父亲。然而,面对家庭,他脸上总是流露出更多的内疚和无奈。他有心,但无力——为人子,他无力孝敬年迈体弱的母亲,为人夫,他无力陪护体弱多病的妻子,为人父,他无力照顾尚在读书的儿子。走进宋云全同志的家里,简单的几样家俱和摆设,让人感受到一名基层法官的艰辛与清苦,更加折射出一名廉洁法官的光辉形象。今年以来,他承办的案件评查得95分以上的占80%以上,调解结案率达75%。

  宋云全同志常跟年轻同志说,“法官不是官,做一名基层法官,应当具备的条件很多,但有两点不可少的,首先要有一心为民的情感,要怀着对人民群众浓厚的感情去办案;其次要有公正司法的智慧,这种智慧不仅要求能依法作出公正裁判,而且还要善于让这种正义的结果为当事人信服”。十八年如一日,身居基层甘于寂寞,面对荣华乐于清贫,这就是宋云全同志的人格魅力,也正是一名基层法官的高贵品德。

  遇到荣誉他会让——“年轻人有奔头,我要了荣誉也没用”,见到案子他就上——“我还能干,等到退休就干不成了”,能进机关他不去——“让年轻人去,我就在法庭退休算了”,有人说情他总忘——“看我这记性,我怎么就忘了你跟我说过呢?”,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了老黄牛的心声。谁道桑榆晚,为霞正满天,已步入知天命的宋云全同志说不出“人民利益至上”这样提纲挈领的话,但他继续在最基层脚踏实地地实践着,永远把群众的疾苦记在心中,将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从一个起点走到另一个起点,与法庭同志一道,组成了基层人民法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来源:沅陵法院
责任编辑:田文
电话:0745-4230730   传真:0745-4224763   地址: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建设西街41号   邮编:419600   投稿邮箱:ylfy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