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常言又道:功夫在诗外。世上无“为难”二字,唯有用心而已。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手握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肩负着维护公平正义,维护法律尊严的重大职责,他的职责是神圣的,他的责任是重大的。那么,面对浩瀚如海的法律条文,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实务,怎样做好人民的法官,做好一名国家司法干部是我们所有法官和法院工作者应该面对和思索的问题。
常年工作在审判一线的法官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普通的案情仔细推敲也有复杂之处,复杂的案情用心钻研总有突破之点。为什么有的法院办案质量高,受到群众好评?有的法官业务素质过硬,成为疑难案件能手?答案只有一个:爱岗敬业,做个有心人。
一、思想上做个有心人。
对于法官和法院工作者而言,人生的道路就像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一样,也是一个不断接受挑战、逐渐成熟完善、逐步向前迈进的过程,同时也将会面对诸多、甚至比别的职业更多的辛劳、更大的压力和更严峻的挑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干警在思想认识,自身定位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叶障目,而不知泰山。如:目光短视,自我满足、工作浮夸,粗枝大叶、作风散漫,等要靠思想严重等等。造成这些情况的出现有多种原因,然而深层次的原因还是自身思想认识的问题。如果,一名法官的心思和主要精力都不在自身的审判工作上,不在法院的工作中,何以谈及司法为民,何以谈及成为办案能手!而这一切,我们将如何解决?首先是在思想上要做个有心人。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于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作成绩上的好与坏。因此,我们在法院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长存敬畏之心。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这份权力不属于任何个人,只能属于国家和人民。我们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行使这份权力,只能用手中的权力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我们应对这份权力心怀敬畏,敬畏之心将是我们恪尽职守,严以律己的动力源泉及精神支持。二是长存感恩之心。我们法院的干部,特别是基层法院的干部很多都出身农家,父辈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说到底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子。是农民养育了我们,是人民赋予了我们手中的权力,面对这一切我们应当心怀感恩。只有心存感恩,我们在处理每一件案子的时候,接待每一名当事人的时候才能尽心尽责而做到内心无愧。三是长存思考之心。哲学家笛卡尔曾说过:我思故我在。哲学家的寓意深刻,而我们仅从文字表面来理解,不难体会到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我们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于我们的思考。法院工作同样如此,我们的法官是不是在思考接办的案件有那些疑难点?自己的审理是不是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的庭长,院长是不是在思考如何把本部门,本单位的各项工作开展得更好?细节之处,貌似一些无关痛痒的地方往往决定了成绩的高与低,决定了单个个体和整个集体的价值。
二、作风上做个有心人。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工作作风要求,并很有远见的指出“共产党人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时光的变迁并没有使之价值消退,相反随着时代的发展,他其中的价值却更加突显。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改变,这一切对于我们的法官,我们的法院工作者来说,在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并结合当前法院工作的新形势,在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上做个有心人。一是加强服务意识。我们的党和政府都在提倡打造“服务型”政府,我们的法官干警们也应增强服务意识,热情待人,真心为民,一扫“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弊病。二是加强大局意识。我们法院的审判工作是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全盘大局的,是为了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振兴发展。在具体的工作中,应具备相应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抛弃狭隘的个人主义和部门主义。三是自律意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一直以来是我党的优良作风。当前社会正处于一个变革期,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有它的特殊性,手握审判权力的法官们不可避免地将面临着多种挑战和多种诱惑。正因为如此,我们在作风问题上更应加强自律意识,严格要求自己,把握住职业操守和人身人格底线。
三、工作中做个有心人。
正如前文所说,“功夫在诗外”。一点成绩的取得往往需要付出多倍的努力。注意到多数人忽视的,观察到多数人无视的,工作中做个有心人,走在别人的前面,总会离成功近些。我们法院审判工作更是如此,它不仅需要深厚的法律专业功底,更是需要日常积累的办案经验。因此,要想做好法院的工作,我们在工作中要做个有心人。一是要有责任心。就像不需承担责任、没有约束力的法律条文将无任何意义一样,没有责任心地工作也将一事无成,严重的甚至将酿成大错。法官的一言一行代表了法院、国家、法律的形象,一纸判决书很多时候决定了一名当事人和一个家庭的命运,我们应深知这其中的分量。要切实加强法官干警的责任心,对工作负责,对自身负责,对当事人负责,对党和国家负责。二是要有进取心。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认为公务员,国家干部有着无比的优越感,“公家饭好吃”等,这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干部身上存在的想法和问题。这对于一名手握审判权力的法官来说,它的危害性更大。不思进取,其专业知识,审判技巧必将荒废,维护公平正义,坚持司法为民也将无从谈起,这将直接影响到法院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和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因此,要增强进取之心,以饱满的激情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求做出优异的工作成绩,不辱法官使命。三是要有学习心。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与随。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对于我们从事审判业务的法官来说,学习更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不断地学习业务知识。社会不断变革发展,法律法规也在做着调整改变,有些法律条文的改动非常大。旧瓶岂能装新酒,如不加强学习,就无法准确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审理,影响办案质量,甚至造成冤假错案。其次,要学习好的工作方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有些人同样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什么效果没有他人的好呢;同样一件案子,不同的法官,为什么办案效果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这是个工作方法的问题。在工作中要时常怀有一颗观察学习之心,观察别人的处理技巧,学习他人的先进方法,从细节入手,从点滴积累,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办案能手,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法官。
四、生活中做个有心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人生的阅历,生活的磨难很多时候都能给我们的成长注入丰富的营养。我们要学会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一是自制之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毒药总是有着甜美的味道,陷阱也总是披着华丽的外衣。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如,我们法院系统近年发生的几起重大贪污腐败要案,很多都是高级的领导干部。不是他们不知道后果的严重性,而是他们缺乏足够的自制力,经不起诱惑,站在权力的巅峰便忘乎所以,最终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会自我约束,增强自制力,加强自我修养,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二是反思之心。我们要学会反思生活,学会自省吾身。有一部小说叫做《不能忘却的历史》,历史不能忘却,生活亦不能忘却。在生活中,是教训,我们要学会吸取;是经验,我们要学会发扬;是快乐,我们要学会保持;是痛苦,我们要学会遗忘。三是好奇之心。好奇不是猎奇。它是对生活、对工作的一种积极态度。对于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专业难点有一份好奇之心,才能使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勇攀高峰,成为业务能手;对于世界上的事与物有一份好奇之心,才能使我们不断开拓创新,对生活充满激情与热情,奋发向上。
做好法院工作,坚持司法为民,需要我们的法院干部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但更需要我们的法院干部有对法官职业的一种热爱,一种眷念,对普通百姓有一份真情,一份责任。在法官之路,正义之道上,让我们牢记——爱岗敬业,做个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