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忠诚老实的“凉鞋法官”
--记沅陵县法院在驻村扶贫岗位上因公殉职的宋云全同志
作者: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9-03 10:44:49 打印 字号: | |

     “如果他不是坚持留在基层抓扶贫,如果他不是坚持顶冒酷暑走访贫困户,如果他当时感到不适不再坚持给村民剪完头发,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意外发生……”这是沅陵县法院凉水井镇法庭宋云全同志在扶贫工作岗位上因病殉职后留给亲友、同事、村民说不尽的痛与悔。

     宋云全1958年7月出生于沅陵县原高砌头乡东水溪村,1985年在高砌头中心小学入党,1990年进入法院工作,28年的法官生涯全部在乡镇度过。他经常穿着一双标志性的棕黄色凉鞋行走在武陵山区的田垄间,走村入户调查化解矛盾,一生接审理诉讼案件3000多件,其中调解结案率达到80%以上,被基层群众亲切地称为“不摆架子的凉鞋法官”。一如他几十年的对党忠诚、朴实为民,他在扶贫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工作特长,耐心细致做工作,群策群力抓扶贫,真心实意解民忧,最终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今年7月24日下午,他冒着35度的高温酷暑走访贫困户回到村部后,虽然已经感觉身体很疲劳,但他仍打起精神为村民义务剪完头发。之后不久突发心源性心脏病,因抢救无效于当天19时与世长辞。

     用真情解民忧。村民说:“把老百姓当亲人,这才是共产党的好干部”

     宋云全的突然离世,让身边的亲友、同事、村民陷入猝不及防的悲痛中。人们回忆起他平时的点点滴滴,无不对他的真情为民感慨不已。江溪口村协助宋云全开展扶贫工作的妇女主任王菊香说:“他对老百姓的感情特别真。”

     宋云全和法院同事邓晗、张九生今年进驻的凉水井镇江溪口村去年已经脱贫,今年进入脱贫巩固阶段。这是一个离镇政府达26公里的边远山村,离城远、分布也很稀散,偏远的干洞口、王家等4个组离村部还有一、二十公里。近几年县、镇两级政府和扶贫后盾单位下大力气修通、硬化到组公路后,村民交通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有些因人口分散造成的不便短时间内仍难以解决,比如剪个头发,搭车到镇上来回就要一天时间。进村走访的宋云全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周末回家就要妻子邓三妹帮忙在网上买套理发工具。

     要花200多元买套理发工具,邓三妹真舍不得花这个钱,因为家里条件实在太困难了。邓三妹自己没有工作,身体也不太好,一家三口就靠他一个人的工资生活,过去十几年一直在县城租房住,直到去年在两边兄弟姐妹支持下才按揭买了一套新房。但邓三妹知道自己拗不过丈夫,几十年前的镜头恍惚就在眼前——宋云全老家在沅陵县明溪口镇东水溪村,那是一个比江溪口更为偏远的山村,解放前曾是虎狼出没的深山老林。宋云全在家里是长子,有一个弟弟三个妹妹,父亲早逝后整个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他肩上。邓三妹与宋云全1982年结婚时,宋云全已经在本乡中心小学担任民办教师。邓三妹是沅陵那种“疼男人”的典型女子,结婚后自己当主要劳力操持全家10亩责任田的劳作,让宋云全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一天,宋云全突然提出要拿8块钱买套理发工具,说学校偏僻学生剪头发很不方便,自己想给学生免费剪头发。邓三妹不乐意,说你一个月就只十几块钱的工资,还自己买工具贴本去帮忙,哪有这样持家的。宋云全说不过妻子,当时也没有生气执拗。过了几个月,邓三妹惊讶地发现宋云全居然一直没剪头发,胡子拉碴、头发老长,忙问为什么。宋云全红着脸吞吞吐吐说:“学生不剪头发也一样难看,你就让我买套理发工具嘛。”邓三妹顿时楞住了,心里是又好气又感动,只好掏钱满足了他的心愿。就这样,宋云全成了学校的业余理发匠,免费为在校学生、附近村民剪头发达8年之久。

     买了崭新的理发工具,宋云全每次去偏远的村组都要背着理发箱,谈完工作再顺便给需要理发的村民剪个头发。同事邓晗、张九生很受启发,邓晗家传中医、已经考取中医医师资格证,他主动备齐中医工具和常用药,为村民及时治疗常见病;张九生有私家车,也把车子开到村里来为村民办急事提供便利。驻村工作组就这样成了流动的便民小组,他们既为村里巩固脱贫成果办大事,又为一家一户村民不厌其烦办实事,驻村半年时间就免费为村民理发、看病、接送达百余次。周围村民深受感动,专门把村部附近一块荒地整出来,交给工作组种菜吃。曾经三次在村部剪过头发的五保户向自钱感叹说:“工作组的干部替村民办事真耐烦。免费剪个头发用溪里的冷水冲一下不就行了吗,他们不是滴。老宋开始动手剪,老邓就会来烧水,等头发一剪完就有热水洗头了。啧啧,把老百姓当亲人,这才是共产党的好干部。”

     用公心识真贫。同事说:“老宋办案既公正又细致,扶贫就需要他这样的人”

     宋云全先后在乌宿、北溶等地法庭工作多年,2002年调到凉水井人民法庭先后担任庭长、审判员,在凉水井镇一干又是十多年。在时任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谭顺环的眼里,宋云全就是那种农村基层最需要的“懂农村、爱农民”的好法官。

     宋云全一直生活在农村,对农民群众的苦与乐有着深刻的理解,深知农村因历史原因遗留的矛盾纠纷多,问题不大心结重,特别需要基层法官持公平、讲道理、巧调解。进入法院工作后,他从一开始就把“对党忠诚,当一名公正为民的好法官”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认真学习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法规和各种经典案例,不断提高自己释法、审案的实际能力。他严守法治精神,既正直无私、不惧威胁、不受利诱、秉公办案,又关爱群众、耐心细致、化解矛盾,力求“办结案件不仅终结案件而且要终结矛盾”,身体力行以公正司法促一方稳定。为了深入调查取证、耐心调解矛盾,他特意脱掉皮鞋换上凉鞋,无论天晴下雨都方便出行,常年行走在武陵山区泥泞的山间小路上,遇到走访群众在劳作,就随时随地下田帮忙,一边劳作、一边交流,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讲解法律、耐心劝导。2002年他接手凉水井镇一件女方起诉离婚的案子,女方因为丈夫性格偏执、难以忍受,多次要求离婚未果便向法庭起诉离婚。男方感到自己在亲友、邻居面前很没有面子,粗暴拒绝应诉并扬言要杀掉对方。宋云全得知情况后多次上门试图做男方工作,不料男方抵触情绪严重,要么把自己锁在家里避而不见,要么借口有事趁机躲开,案子一度陷入僵局。一天宋云全再度上门,正好碰到男方在田里插秧,宋云全二话不说脱掉凉鞋走进水田帮忙,不声不响插完一大片,这让男方感动得不知所措,说你这个法官呀,这么霸蛮,又不是你自己家里事哩。打开了心里那把锁,思想工作就好做了,最后男方重新回归理性,选择与女方和平分手。宋云全就是以这种“不怕跑断腿、不怕磨破嘴”的精神认真办案,28年来走遍了法庭所在地的所有村组,每年受理山林纠纷、宅基地纠纷、婚姻和家庭纠纷案件上百件,调解结案率一直稳定在80%以上,从未发生一起因办案失误造成群体性上访事件,不仅被法院同事视为基层办案能手,也被当地党委政府作为调纠维稳的重要帮手。在凉水井镇,镇政府把他和综治办的唐新华、派出所的李德荣称作“调纠维稳的铁三角”,一有重要矛盾需要调解,都要请宋云全一起出面解决。

     2017年初,宋云全从审判员岗位上退下来,当时法院领导考虑到他年纪大了,准备把他调到法院机关工作。宋云全明白这是院领导对老同志的关心,但他还是婉言谢绝了。他诚恳地说,我受党培养多年,一直在农村基层工作,留在基层还能多为群众做点事。宋云全的想法也得到了镇政府的大力支持,最后法院尊重他的意见,安排他进驻塘冲村担任第一支部书记,主抓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塘冲村地处岩屋潭水库中心区,移民搬迁户很多,以前认定的贫苦户有124户。后来经过多年对口帮扶,部分帮扶对象收入逐年增加,已经达到了脱贫标准,群众对他们继续享受扶贫待遇意见很大。宋云全进驻后与新改选的村支两委班子团结协作、精准施策,一是对属于历届村支两委班子成员亲属的帮扶对象进行重点核查,二是对群众反映集中的帮扶对象进行重点核查,三是对扶贫建设项目直接受益的帮扶对象进行重点核查,在此基础上严格按贫困标准确定新的帮扶对象名单,然后再向已经被取消的帮扶对象和以前多次反映意见的群众征求意见,广泛形成共识后最后经党员和群众代表会议表决通过,由此精准确定45户低收入家庭作为新一轮扶贫帮扶对象,顺利完成了精准识别任务。

     将124户帮扶对象精准识别减少到45户,这项工作不是一般的难。同事邓晗评价说:“精准识贫不仅要非常公正,而且要非常善于做思想工作,用群众能接受的方式、群众能听懂的语言把党的政策讲透。塘冲村精准识别能顺利完成、没发生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与老宋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有很大关系,他就是基层需要的好干部。”

     用实干真扶贫。村官说:“老宋和法院工作组扶贫抓在点子上,这才是中央要求的真扶贫”

     县法院工作组今年进驻的江溪口村是沅陵作为“国贫县”的一个缩影,典型的地广人稀。全村12个组255户926人,平均每个组80人。而全村山林和耕地面积达14000多亩,平均每个组的面积将近1平方公里。村里的田土面积不少,人均达到一亩多,照一般人的理解,老老实实种地种山也可以过上比较殷实的好日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交通不便限制了所有脱贫致富的想象力。举个例子说,秋冬季节城里人视为山珍的野生丛菌可以卖到100元一斤,但是在江溪口这类边远山村,农民采摘的上好丛菌只能卖20元一斤,这还得是有商贩来上门收购的价格。因为交通不便,一家一户农民几乎不可能为两三斤丛菌走几十里山路再花几十元车费送到城里去卖,如果采摘下山稍晚、一天不能打个来回,那就更不合算了。

     在全县脱贫攻坚持续发力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江溪口村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不仅加宽、硬化了到村公路,而且还修通、硬化了9个组的通组公路,通组公路总里程达到40公里。有了便利的主干交通,外出务工人员开始回流,村里的种植养殖业重新发展起来,去年驻村工作组动员和鼓励村支部书记张兴祥带头成立生态养猪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户均养一头猪、种一亩菜,顺利实现了全村脱贫摘帽。如何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带动广大群众可持续增收、致富,是宋云全和驻村工作组思虑的重点。宋云全初心不改,一双凉鞋走山野,他坚持每天走访一户群众,详细了解群众家庭状况、收入来源、发展愿望,汇总资料、对比分析,寻找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宋云全和工作组把修通、硬化入户便道和耕作便道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下决心打通方便村民山货下山的“最后一公里”。他们一是积极申请立项,争取到县扶贫办和县法院等后盾单位的大力支持,筹集100万资金迅速启动项目建设;二是量力而行科学设计,按照入户能通小三轮、耕作能用小推车的标准,将水泥便道规划修到村民的大门口、耕地的集中区;三是深入发动、组织施工,组织广大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填平路基、开挖沟渠、施工修路,项目从六月上旬启动,短短一个月间就完成了20公里的便道建设。村支部书记张兴祥对此赞不绝口:“去年动员家家户户养猪,今年修这个入户和下地便道真是抓到点子上,我觉得中央说的真扶贫就该这么干。”

     宋云全和工作组的“真扶贫”何止这些!从今年2月正式进村,半年时间不到他们还做成了三件实事,一是围绕“一户一卡”精准脱贫完成了深入细致的资料整理工作,给家家户户增产增收算了一笔“明白账”;二是启动剩下3个边远组的通组公路建设,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筹集资金到位、规划设计到位,目前已正式开工建设;三是启动村级医疗室建设,争取县法院和后盾单位支持20万元资金购买基本医疗设备和基本用药,并争取镇卫生院支持安排医生定期开门坐诊。在今年上半年全镇扶贫工作评查中,江溪口村以91.5的高分在45个村中排名第五。8月上旬,整修一新的医疗室正式投入使用,已经78岁高龄的老支书张中彬忍不住老泪纵横:“医务室建成了,老宋却走了......”

     用老实显忠诚。儿子说:“我爸把忠诚老实的品质坚持到底,我觉得他就是个英雄”

     宋云全的突然离世,最难过的莫过于他相濡以沫近四十年的妻子,在江溪口村干部群众自发进城送别宋云全的那天,邓三妹情绪失控、痛哭不已。儿子宋柳上前劝慰,说出了一句令全场泪奔的心声:“妈妈别难过了,我爸把忠诚老实的品质坚持到底,他就是个英雄!”

     宋柳2011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走得并不顺利,身边的朋友劝宋云全找领导打招呼给儿子找个好点的工作,他淡然一笑:“儿女自有儿女福,他自己的路要靠自己闯,我怎么好因为个人私事去让领导违反原则呢。”对妻子邓三妹也是如此。他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后自觉上缴了责任地,弟弟妹妹分别成家后邓三妹呆在老家无事可做,跟随宋云全到法庭所在地照顾他的日常起居。看到乡镇政府经常有临时工工作安排,邓三妹要他去找领导关照一下,宋云全露出为难的神色说:“我们当干部的总想着照顾自己的家属,这让人家怎么看。我们家里条件虽然差了点,总比过去强多了。”

     宋云全就是这么非常本分的老实人,一个人的工资养全家,要租房还要赡养年过八十的老母亲,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即使这样,他从未向组织诉苦,从没要求照顾,也从没想过利用手中的权力给自己捞取好处。2001年,一家建筑公司恶意拖欠一家餐馆餐饮费,餐馆老板索要无门最后向法庭起诉,宋云全接案后试图找建筑公司老板进行调解,不料对方非常强势,不仅不接受调解,反而动用各种关系要宋云全把案子压下来。宋云全顶住压力秉公办案,通过依法冻结该公司工程款,最后将判决执行到位。餐馆老板特别感动,专门找到宋云全在县城租住的房子上门感谢,掏出400元现金塞给宋云全的老母亲转身就跑,宋云全毫不犹豫起身追出去,硬是把钱退了回去。对方难为情地说:“宋法官,我跟你非亲非故,这次你给我帮了大忙,无论如何我也要感谢你。”宋云全拉着他的手说:“法官不是官,法官只有‘法’,法律必须一碗水端平,这是我的职责。我如果收了你的钱,你以后还会相信法律是公正的吗?我自己还会相信法律是公正的吗?”一席质朴的话语说得对方无言以对。

     不求名利、不计得失、坚守职责、两袖清风,这就是宋云全作为一名普普通通基层法官初心不改、终生无悔的“老实”。他头戴国徽担任法官28年,从未把自己当成“官”,双脚沾泥接地气,不辞辛劳走基层,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换来老百姓的心气顺。他一生审案数千件,没有一件惊天动地的大案、要案,但他把每一件案件当成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大案、要案,认真审理、耐心调解、公正判决,用自己的踏实工作换来农村基层的风清气正。他走上扶贫岗位真扶贫、扶真贫,把国家的扶贫政策抓落地,把百姓增产增收的实事抓起来,用自己的无私奉献振奋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精气神。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这就是宋云全——他用一生不变的朴实,生动诠释了如何对党忠诚、服务人民!

责任编辑:办公室
电话:0745-4230730   传真:0745-4224763   地址: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建设西街41号   邮编:419600   投稿邮箱:ylfy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