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以来,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发展座谈会,这次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是第7场推动区域发展战略落实的座谈会。“下一步我们还要召开推动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座谈会,这些会议一届开一次,一个一个抓起来,一轮一轮抓下去,久久为功、步步深入,必有所成……”看准了就持续抓下去、不成功决不罢休,是总书记抓工作的定力、韧劲和方法。
中部6省以约占全国十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承载了约四分之一的人口数量,创造着约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5年过去,中部地区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总书记在这次座谈会上为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指明了方向。总书记的话充满信心和力量:“我相信,相关工作思路和举措通过大家的认真领会形成因地制宜的具体方案,并在6省全面推开,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又会迎来新一轮高潮。”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
平畴沃野,碧水绕田。春风中摇曳着一片片碧绿金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
沿着田边小道,总书记走向农田深处。
“4月上旬和中旬。”
“一亩地纯收入能有多少?”总书记关切地问。
在场的种粮大户陈帅宇是一名“90后”返乡大学生,带头成立了一个合作社,承包了2800多亩水稻田。总书记和他攀谈起来:“大学学什么的?回来多久了?”
“打算继续干下去吗?”总书记问。
希望的田野上,活跃着青春的身影。他们接过父辈的重任,用新的理念和技术打开新的天地。
戴宏告诉总书记,自己承包了480多亩水田,全部种植双季稻,去年种田纯收入55万多元,政府还补贴了7万多元。
“湖广熟,天下足。”八百里洞庭浩浩汤汤,湘资沅澧绵延流淌,滋润出湖湘大地的沃野粮仓。
粮食,一头连着百姓民生,一头连着国家安全。
21日上午,在听取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总书记从粮食安全谈到粮食的损失浪费问题:“我在农村插队时,扛麦子都不能换肩,换肩抖一下,麦子就会掉下来浪费了。现在粮食损失有不少在机收上,要改进机械,避免粗放作业。”
从湖南放眼整个中部地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中有5个在这里。2023年,中部6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9.2%。
在20日下午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中部6省主要负责同志不约而同谈到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于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远考量和战略部署。
18日下午,春雨绵绵,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考察调研。
一走进学校大厅,两侧墙壁上书写的校风、校训格外醒目,习近平总书记驻足凝视。
湖湘大地,红色热土,一大批优秀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走向历史的舞台,灿若群星、光彩夺目。
学校展厅里,一张张百年前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义务劳动、野外演习、社会实践等的老照片,展现出一师坚持“三育并重”“身心并完”,以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先进办学理念。
临别时,师生们围拢过来,高声向总书记问好。
好学校的标志是什么?怎么办好学校?
掌声在校园里久久回荡,青春的面庞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新动能。”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发挥中部地区科教资源富集的优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在企业展厅里察看产品展示,走进综合分析室、电池技术中心,总书记深入了解企业研发情况。
离开公司时,习近平总书记同公司德方负责人亲切交流,关切询问企业经营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我们愿意同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欢迎更多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发展。当前,我们把高科技领域作为发展的重点。我们愿意和各国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相信你们在这里一定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前景!”总书记说。
中部地区制造业门类齐全,是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基地,这是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硬核实力。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动力。
对外开放水平不高,是影响和制约中部地区崛起的一个重要短板。
常德河街历史悠久,曾毁于1943年的常德战役。近年来,通过修复重建,成为留住历史记忆、传承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
一场春雨过后,阳光格外温暖。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土特产品、饮食小吃、特色工艺品琳琅满目,古香古色又不失烟火气息。
街边,一名小伙子正在制作擂茶。陶钵里,一根山胡椒棒来回研磨,将生米、生姜、茶叶等食材捣碎混合,煮成当地招待客人的必备饮品。总书记走上前,观看擂茶制作。
“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要传承下去。”总书记说。
在观看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后,总书记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常德是有文化传承的地方,这里的丝弦、高腔、号子等要以适当载体传承好利用好,与时俱进发展好。
“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是湖南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丰富资源和深厚基础。”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传承历史文化,赓续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湖湘文化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呈现新气象,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作为。
微风轻拂,水清岸绿。在常德河街,总书记来到穿紫河畔,听取当地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情况。
“沅有芷兮澧有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独特的历史文化、优美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地方的最佳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
关键之年,如何进一步为基层减负、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让广大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奋发作为?
总书记此次湖南之行,又专门考察了农村基层减负情况。
总书记转身看去,只见港中坪村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经济合作社4块牌子,清晰简洁。
段德喜告诉总书记,现在需要村里开的证明少了,原来最多的时候有20多项,包括死亡证明、出生证明等,现在多数都不用了,职能部门交办的事也少了。村干部手机上的微信工作群也从最多时的30多个减为现在的4个。大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老百姓服务了。
在听取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断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抓任何工作,给群众办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
乘着新时代的春风,湖湘大地奋勇争先,中部地区生机勃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