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绘就书山下的新“枫”景
记沅陵法院二酉法庭家事审判的好故事
  发布时间:2024-10-30 09:18:22 打印 字号: | |

“学富五车,书通二酉”典出地在沅陵二酉山,山梁起伏,状如书页。相传古秦人藏书于此,使先秦典籍得以流传后世,守护中华文明火种,被誉为“中华书山”。

温馨明亮的心情书角,宽敞舒适的幸福影院,心理治疗放松室。走进二酉山下的二酉人民法庭一站一室,浓郁的“家”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近年来,在“中华书山”文化熏陶下,沅陵县人民法院二酉人民法庭创新家事专业审判和家庭教育指导站“庭站融合”,以家为基本治理单元,形成独特的听、说、抚文化。用创新手段诠释家的含义,用温情司法缝合撕裂的亲情,被老百姓亲切称为有温度的法庭。

 

耐心倾听

30年亲情“坚冰”

 

“你们都不知道,我和我妹妹小时候过的是什么日子。”小张激动得满脸通红,颤抖着嘴唇,流着泪开始了他的控诉。“他口口声声说在外做生意,却没有带回来一分钱,也从不管我和妹妹的死活。那些年,我们兄妹时常饿肚子,只能向邻居讨吃的,人人嫌弃我们。”

这是二酉法庭庭长吴艳近日接手的一桩老人状告儿女不支付赡养费的庭审现场。4个小时的庭审,我们一直都在倾听,始终保持清醒的中立态度,在倾听中理清思路。”

老张的儿子在17岁时被老张赶出家门,远走他乡30余年。老张的女儿也和父亲形同陌路。儿子在接到法院通知时,把老张写的诉状撕个稀烂,气愤地说:“他也配做父亲,现在居然有脸叫我们养他。”

“今天这庭还要不要开下去?”听着庭审中小张兄妹喋喋不休的控诉,书记员小声嘀咕了一声。“别着急,今天这个庭还必须耐着性子听他们都说完。”吴艳低声回答。她明白,父子3人有近30年积累的恩怨需要倾诉。

兄妹俩说完,吴艳没有急于调解,让原告老张也道出心声。老张早已老泪纵横。他首先向儿子表达悔意。说当年赶走他后,后悔不已,四处找寻但没有音讯。至于常年在外没有照顾兄妹俩,也是因为当年做生意欠了一屁股债无脸回家。现在70多岁,病痛缠身,没有生活来源,不得以才起诉。

兄妹听完父亲一个多小时的诉说,郁积30余年的心结也缓解不少。老张主动提出把赡养费减少三分之一,兄妹俩当庭表示愿意赡养老人。

双方在调解书上签字时,握笔的儿子突然抬起头来叫了一声“爹”。这声迟到30多年的呼唤,让父子俩及在场的人都双眼含泪。

“一名好法官首先是一位好听众。”吴艳说,近年来,法庭形成独特的倾听文化。在充分倾听了解案情和当事人心理基础上,法官再进行调解,实现案结事了。二酉法庭审判大厅入口处有一段庭前告知是这样写的:“欢迎您,每一位来到二酉法庭的来访者……我们保证让每一位当事人都会得到平等的对待,让你的生活尽快步入正轨。接下来,我们会用心倾听您的声音!”这段话语宛如一剂庭前镇定针,为即将对簿公堂的当事人按下情绪暂停键,保证审理正常开始。

 

解说心理

当事人现场撤诉

 

家庭是社会的基石。二酉法庭设立的家庭教育指导站和“沅法心晴”心理咨询室,以孝、勤、和3字为主导,指导群众处理家庭邻里矛盾。

一天,凌萧(化名)带着6岁的女儿来法庭起诉离婚。按照惯例,吴艳开始立案前的第一次心理咨询,了解离婚的原因,对婚姻关系做评估分析。

凌萧说,要离婚是因为双方性格都太要强,常常为些小事互不相让。“这两年越闹越凶,日子实在是没法过了。”吴艳一边和凌萧聊天,一边观察小女孩,发现小女孩沉默寡言,双手一直紧紧抱着一只小熊玩偶。吴艳悄悄问凌萧:“你女儿一直都这么安静吗?”凌萧想了一会说:“孩子小时候还挺活泼的,这两年才不怎么说话了。”“不如我给孩子做一个心理测评吧。”凌萧欣然同意。吴艳拿出纸和笔,请小女孩在纸上画房、树、人。小女孩若有所思地画起来。

趁着小女孩画画的时间,吴艳便跟凌萧讲了一对夫妻离婚后,孩子患了一种叫囤积症心理疾病的真实案例。吴艳的故事讲完,小女孩也画完了。小女孩画的房、树、人都特别小,房子没有窗户,和树都紧挨画纸的最下边。

吴艳趁着凌萧上洗手间的间隙,问了小女孩几个问题。凌萧进来后,吴艳把小女孩的画解读给凌萧听。“这幅画表达了你女儿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对未来不确定。你女儿还说,这个房子以后就不是家了。我问为什么,她说这个房子里爸妈在一起才是家。”凌萧听到这里,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接下来的解读中,凌萧越听越伤心,忍不住大哭起来:“今天暂时不起诉了,我和他爸爸再谈谈。”

半年后,吴艳对凌萧的离婚案做了回访。发现这对夫妻在家庭教育网站学习了怎么经营家庭、改变自己,不仅改善了夫妻关系,女儿也越来越健康。

“农村法庭接触的都是基层群众,跟他们沟通,一定得入乡随俗,要了解和尊重当地风俗人情。在调解中多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这样才能让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实现有效沟通。”吴艳说。2022年来,通过家庭教育指导站和心理咨询室,法庭帮助45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归于好。

 

安抚情绪

借出去的族谱要回来了

 

“吴法官,感谢您把我们的族谱拿回来。”当吴艳把族谱递给一村民的时候,他欣喜地说。

吴艳把族谱还给村民

 

20203月,陈氏族人以修订陈氏家谱为由,从老陈手上借走了陈氏家谱原著。老陈多次找陈氏族人讨要未果。今年2月,老陈再次向陈氏族人讨要时,不但被明确拒绝,还被对方打伤。老陈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向二酉法庭提起诉讼。

“法官,你一定要帮帮我,我们陈氏族谱传到现在已经600余年,是我父亲用命保存下来的。”老陈跟吴艳说。

老陈所说的族谱是明代成化年间编辑的,详细记载了二酉陈氏的家族历史。父亲生前交代老陈一定要把这本族谱保存好。

“老陈与家族间的矛盾关系到基层社会的和谐。”看着情绪激动的老陈,吴艳安抚好其情绪,第一时间阅读卷宗,并向双方当事人了解事情原委。

吴艳发现有两个关键人物,一是陈甲,一是陈乙。陈甲和陈乙共同向老陈借的族谱,由陈甲打的借条。但现在陈甲说族谱在陈乙手里,当时老陈也是直接把族谱交付给陈乙。

“从现有证据来看,其实并不能证明族谱是陈乙拿的。”吴艳说,一些族人对老陈非常愤慨,认为老族谱应该归家族所有,不能个人据为己有,这给调查取证带来很大困难。

“这本族谱一直在老陈家保存,是老陈父亲用生命保存下来的。”在调查取证时,面对老陈与家族剑拔弩张的关系,吴艳一直做着安抚工作。取得大部分族人的理解,找到修谱期间的关键证人。还去派出所调查当时的笔录,然后把事实一点点还原出来,最终判决陈乙返还族谱。

判决生效后,陈乙多次拒绝返还。对此,吴艳联系执行局到陈乙家现场执行。面对法律威严,陈乙在约定好的归还日期归还了族谱。

该案是二酉法庭以“抚”理念在审判执行、多元解纷等各项工作中践行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安抚,是柔性司法的体现,彰显司法的力度和温度。特别是在家事案件中,法庭注意安抚好当事人的情绪,依托一站一室,为离婚案件设立了3次常规心理咨询程序,分别为立案前的婚姻状况评估、子女心理影响程度评估及隐患风险评估,受理后的双方心理疏导、是否有调解和好可能,结案后对当事人及其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安抚。对特殊情况案件,还会定期开展后期回访。

 
责任编辑:胡蒙
电话:0745-4230730   传真:0745-4224763   地址: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建设西街41号   邮编:419600   投稿邮箱:ylfybgs@163.com